利用來回台北兩天在火車上的時間讀完這本饒富趣味的推理小說!它的有趣是因為書中的主角,對於犯罪案件的推理全都是應用經濟學的理論為基礎,一步一步去推敲兇手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藉由觀察可能為兇手的嫌疑犯的行為,找出不符合經濟學理論解釋的行為,就能推定兇手的身分。
第一次接觸到將經濟學應用到犯罪學的領域,而且還是以小說文學的方式來展現,這新奇的概念就足以引起令人拈手一讀的動機了。以前只大概聽聞經濟的應用,近幾年以逐漸涉入法律、政治和行政等領域,用在犯罪學身上到是頭一遭,如果真的能夠科際整合的話,那實用科學的領域又將再新增一支流派了。
概念雖然新奇,但不見得內容如同其書名來得吸引人。不過,此書至少尚能符合一般推理小說的描敘方式和架構,只是在論述的和書中人物的對話中摻雜了一些經濟學的理論與術語,就有點像是以一個經濟學者所接觸的犯罪案件,然後該學者就以自身豐富的經濟學知識和技術來去分析這些犯罪案件。因為,書中的主角就是哈佛大學的經濟學教授。
老實說,此書對於犯罪手法的描述稍微不盡理想,缺乏那種令人腎上腺素激增的懸疑情節,和摸不著頭緒的吊詭場景,就連被害人遭人殺害的慘狀和場景,敘述的內容都是平舖直敘的方式,缺少了那股緊張的氣氛。
但是,既然是以經濟學的方式來寫犯罪小說,至少對於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和知識,倒是解釋的滿平易近人而且詳盡,這一點作者的功力即能讓人肯定。因為,將那些複雜難懂的經濟學術語,利用小說的敘述方式,簡單明確的融入文字當中,讓讀者能夠輕鬆看懂其意涵,絕非易事。大學時教授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講的那些供需法則、邊際效用……的概念,只消花幾個小時看本小說就能搞懂了,真後悔那時浪費那麼多時間……
整本書的感覺是,當做經濟學的延伸閱讀,會覺得簡單、有趣;但是當做推理小說來讀的話,可能會有點失望,因為讀到最後才會知道主角到底是如何以經濟學的理論來推導他的邏輯,而且篇幅還不多,有點急就章的感覺,在這之前讀者根本無法依據情節來去推論可能的兇手和其手法。畢竟,作者可能太專注於經濟學的部分,而忘了增加推理小說應該有的懸疑、緊張的元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