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屬和員工是每天工作時朝夕相處的伙伴,相處久了難免會產生感情上的聯結,進而締結不同程度的關係,以維持彼此之間的相處和互動模式。尤其是在中國人的社會環境,特別注重「人情義理」這種傳統的思維觀念,凡事都講情面,以維持彼此之間相敬如賓的良好關係。但也因為特別強調「人情」這種概念,而影響了決策的正確性。
在現今講求團隊運作的社會結構之中,一個人無法成其事,勢必要仰賴其他外力的援助,包含上層的長官、平行的同僚和下層的部屬、員工……等等。對部屬與員工的控制,最佳的工具莫過於「權力」,而且權力大都伴隨著職位而來,當你做上那個位子的時候,多半也就擁有與那個位子相稱的權力,好讓你能發揮那個職位應有的功能。此時,權力是職位所賦予的,也有人說是部屬認可你有部分的控制權。
偏偏中國人在談領導或管理時,最喜歡引用「帶人要帶心」這句話,而這句話很明顯的就有濃厚的感情因素,時下有一種流行的說法是:「要讓人願意追隨你。」這種方式的領導則不可能全然用「權力」這種工具或手段就可以達成的。
利用感情的羈絆似乎在中國人的社會環境中特別好用,讓員工知道和老闆是生命的共同體,建立那種生死與共的革命情感,讓員工為了業績像個拚命三郎似的爆肝工作,然後將熱騰騰的合約獻給老闆,等同於貢獻他的熱血青春和忠肝義膽一樣。相對的,他們也祈求老闆能回報等價的感情回饋和實質的績效獎金。
和員工太親近,就難保管理學上的「彼得定律」不會發生。對於管理決策而言,感情因素是非常大的一項擾亂因素,對於決策的正確性是有所阻撓。尤其是在人事決策上,一項錯誤的用人決策,是極有可能導致整個組織績效的衰敗,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管理學大師和知名的CEO經理人,同聲疾呼「正確用人」的重要性。
不親密難不成是要和員工保持距離,彼此隔空交談嗎?那也未必!只是身為管理職務,應該能將彼此的份際劃分清楚,而且不要讓感情介入工作上的決策事務,簡單來講,也就是公歸公,私歸私。這點我就非常配服現在的老闆,平時可以像個哥兒們打屁聊天,交待公事時就不假辭色地顯現出大老闆的氣勢,尤其是做錯事或沒有達到他的要求時,罵人的臉色更是會讓人不敢直視,但厲害的是下一分鐘又繼續和你談天說地,甚至聊些風花雪月,這正是目前我正在努力學習的境界。
過獎了!只是寫寫感想而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