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本因應流行趨勢的科普書。從心理學角度解釋人在生活當中許多想法和觀念。挑選的範疇很大眾化,議題也是幾乎人人切身,只要拿到這本書都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篇章閱讀。每個議題都很生活化,可以迅速讀完,即使是懶惰的現代讀者,也不會感受到大量文字壓力。
全書的內容分為「溝通心理學」、「愛情心理學」、「育兒心理學」、「學習(與忘記)的心理學」、「工作場合的心理學」、「商業心理學」、「宗教與道德的心理學」、「運動、休閒與健康的心理學」、「『我』的心理學」等九個章節,確實都是與一般人日常生活中習習相關,實用性很高的一本書。
不過,讀過的感覺,幾乎都是對於日常生活現象的解釋和成因分析,讓人了解自己行為產生的原因,但對於如何正確思考或是避免行為的重複發生,並非每個現象都有提到。而且,既然標題是「像心理學家一樣思考」,光是解釋和分析似乎有點搔不到癢處,至少也要交待一下「心理學家是怎樣思考?」
既然是對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為闡述案例,不見得每個都是屬於「劣勢」!令人覺得和副標題有點名不符實。而且既然歸類為「劣勢」,就必然要強調扭轉的技巧和手法,但內容舖陳的稍嫌簡略了些,又引不起人想要深入瞭解的興趣,嚴格來說,也不能算是心理學的入門書。
充其量而言,此書主要是對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理性行為決策的解釋和成因分析,文字用的很淺白易懂,讓人知道為何會有這種行為?並且明白自己的思考邏輯方向和對事物的想法,當做休閒型的讀物比較能夠引起一般人的興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