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1
台灣的教育還有希望嗎?
最近一期的天下雜誌,報導的主題是「札根青春」,其中一段宣導影片,介紹美國最近的教育革新趨勢。影片中介紹美國學校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切的資源,來鼓勵和支援學生做想做的事,以激發學生們更多的創意。相較之下,台灣的教育重心,則是培育和訓練我們的學生,成為我們心中理想和制式的模型。
當初因為經濟問題,捨棄了大學聯招的夢想,順從家人的期望,之後直接投入公務人員的行列,從事衣食無缺卻難以致富的工作。這份化作在現在的環境看來,似乎有很高的評價,但這只是一時的光景。工作多年後,突然覺得自己所學貧脊,有重拾書本重新學習的慾望,遂毅然地決定再進修,而這次是一生中第一次自己可以左右的決定。
經過研究所教育的洗禮,初步接觸到國內外教育體制的差距,才恍然覺得之前十幾年的學習年涯,似乎是浪費自己大半的生命般,對於毫無目標的學習方式,竟然也能夠渾渾噩噩的走完,甚至連教過的老師也沒記得幾個。不知道是可悲還是可嘆,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在學習,也造就現在還算不錯的生活和工作成就,但似乎可以感覺得到這就是極限(或可以說是瓶頸)!
如果當初我的老師能夠鼓勵我做自己想做的事,完成自己的夢想,我的學校能夠提供給我一切的資源,先不說那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但豈碼對我來說,應該會是一個很快樂的學習過程吧!
2008-11-20
面對未來!
不知道是現在的經濟景氣還是社會環境,讓我們的大學生對未來感到如此焦慮。之前曾看到一段在網路上流傳的影片,名稱好像叫做「教育的未來」,原版是美國人所做的,影片的內容曾經提到一個人一生中大約會轉換至少四到五個工作,勸導人們應重視終身學習的理念。
說實在的,對於台灣的教育制度,自己真的沒有什麼信心(而且自己的另一半竟然還是從事教職)!在填鴨式的教育體制下,真的有點擔心自己的孩子未來該怎麼去學習?以及該學習什麼?以自己為例,一直到大學畢業,投入職場工作後,才真正瞭解到自己需要學習什麼,然後再設法從事學習來取得知識。
現在的教育環境,私立的比公立好,而私立的亦有等級之分,但幾乎全都是以標榜「升學率」來做對外招生競爭的標準。但自己從不學得高學歷能夠在現今的時空環境下取得優勢,重點應該對於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和變革能力,如同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能夠適應環境的,自然就有辦法存活下來。
2008-11-19
[組織行為]領導的本質
為了準備下一次面授時上課的教材,無意間在網路看到這一段影片。原創應該是以英文為主,後來有人加上了中文字幕。雖然解析度差強人意,而且,下載後轉成WMV檔案大增到15MB,但重點是內容符合課程需求,勉強湊合著用。
這段影片雖然只有短短3分半鐘,但卻將領導的本質用極淺文字表達,強調領導的重心在於「發現」,發現的目的則在於「關聯」。文字雖然簡單、淺顯卻寓意深遠,值得細細思量!
2008-11-17
SlideShare!好用的簡報分享網站
之前參加數位學習的研習課程時,講師曾介紹這一個好用的網站。SlideShare的性質就類似現今的Youto、Flickr等,主要是提供一個網路平台,讓網友能夠分享用Powerpoint製作的簡報資料,因為因外國的網站,所以尚未支援中文語系,但加入會員的步驟還算簡單。
但因為是國外的網路平台,所以分享的資料也多是以外國語系為主,中文的簡報資料比較少搜尋得到,看來分享的風氣在華人的世界似乎還不太興盛的樣子。
將幾個先前課程所用的教材上傳到平台上,竟然發現無法完全支援中文語系編碼,有些中文字型會出現亂碼,而且版面的編排也有稍微跑掉一些。不過,大抵而言,因為是基於WEB 2.0的分享概念,所以功能應該是主打分享資料為主,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上的小瑕疵,過些時日自然會應使用者需求量的增加來加以修正,所以勉強還算過得去。
就先分享一個簡單的簡報資料現一下!
2008-11-12
[組織行為]組織公民行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組織公民行為(OCB)一詞,在眾多關於組織行為的論述中都會提到此一概念。簡單來說,是一種組織成員對於組織績效有正面貢獻的自發性行為。舉例來說,某甲除了平時上班認真努力,能確實完成老闆交付的工作外,平時更善於協助同仁,指導後進,也會主動參與組織內的一些非正式活動(如慶生會、尾牙規劃……等)。深入來說,即是指在組織所交付的正式任務或指令之外,成員會主動自發性的做出一些對組織整體而言,具正面意義的行為,而且幾乎是不求回報的。
Robbins(2006)指出現在的組織愈來愈需要其員工有「模範公民」般的行為,例如幫助團隊其他成員、自願承擔額外的工作、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尊重各種不成文或成文的傳統及規定,並且溫和地忍受工作中偶爾發生的欺騙或麻煩。
比如說每年規定內的事、病假及特休日數,都沒有依規定休完,也沒有向公司申訴保留或其他替代性的補償,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因為規定可以請假的日數並未申請,那就表示無形中增加了你的實際工作日數,自然對公司就是一種貢獻。
但在許多研究中,幾乎多以OCB作為依變項,來去說明組織行為研究領域內的其他因素,與OCB之間的相關性,但多未深入探究OCB的主要內涵和形成因素,以及對組織績效的貢獻或影響程度到底如何?這牽涉到組織是否需要重視或提倡OCB的概念,因為關鍵在於成員的自願性且無償性的付出行為,起碼對於組織的成本支出上是一個明顯的利益,而且該如何去激發成員的OCB也是值得關心的課題。
站在組織成員的觀點來看,過度強調OCB似乎是組織想佔便宜的心態,企圖使員工多一些付出來換取組織的績效。但如果是以此作為自己在組織內晉陞或提高影響力的條件,那就另當別論了。在日常的職場中,不乏此一類的人,會主動的噓寒問暖,豪氣干雲般的允諾協助,或是義無反顧般地將協助別人的視為自己的使命般,在工作場合中博取信任、良善的關係,以加深在團體中的地位或影響力,儼然成為非正式團體的領導角色。
但實際上,可以看到許多藉此作為晉陞手段的實例,一旦目的達成之後,原先的OCB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則是慣性的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如果是這種情形,那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對這一類的人而言,OCB只是一種具目的性地短暫過渡行為,並無法持續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