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3

繁華城市的飲食文化!

來台北參加研習多天,實在想不透這城市的人生活在這麼先進、便利的環境裡,為什麼能夠容忍如此令人難以接受的飲食品質?

前些天帶著一家大小到信義誠品,逛到中午,就順便到地下美食街用餐。好像台北只要有提供飲食的大型百貨公司,都喜歡稱其為「美食街」。但是,吃了這麼多家,還沒遇到有一家名符其實的。光是以牛肉麵為例,只覺得那些號稱美食街的牛肉麵,僅有在價格這個部分可以贏過塔城街的牛肉麵。

那天,在信義誠品的地下美食街,上班日的中午,人潮雖不多,但十二點不到一刻,也剩沒幾個空位了。找到了一家櫃檯前排了好幾個人的速食攤,其名稱標榜某航空公司等級的空廚美食(後來還在新聞上看到加盟商糾紛的報導),從點餐、等餐,一直到領餐就花了十來分鐘,竟然還敢稱之為「速食」?

點的是一道「英式燉肉蛋包飯」,用常見的蕃茄汁炒飯外覆蛋皮,配菜就只有薯條外加燙熟的兩塊紅蘿蔔塊和一小顆花椰菜。除了飯吃得出來加上茄汁的味道之外,其他都是清淡的連一點蔬菜的鮮味都吃不出來,應該改個名稱叫養生套餐才對。主菜的燉牛肉光是用看的,就可以看出來是用料理包隨便弄的。

昨天到新竹出差,回台北時順道至火車站二樓見識一下著名的「微風廣場食尚大街」,頂級的餐廳外排滿了一群又一群的饕客。奇怪的是,那些人的眼神中卻是充滿了那種無奈和等待的呆滯,絲毫感覺不出那股對美食有著殷切期盼的感覺,真佩服他們可以這麼有耐性的等待。因為,通常這種餐廳的消費價位並不便宜。

但我可不想浪費生命在無謂的等待上,尤其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事物。隨意走到牛肉麵區,看到有個空位就毫不猶豫的把隨身行李放下,逕自走到前方的麵攤,花了140元點了碗「半筋半肉牛肉麵」。但是,等到麵來時讓人頓時傻眼,那碗麵的量我在花蓮也不用花到一百大洋,這裡竟然要多了近五、六十塊。而且,直到咬了第一口麵,原先的飢餓感也在剎那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澈底的失落和絕望。因為,連麵條都吃的出來是那種將熟未熟的感覺,更甭談它和所謂「彈牙」那種境界間的差距了!難不成這是這麵的特色?因為,我抬頭就可以看到攤子上擺了個2008年台北國際牛肉麵節榮獲四顆顆星的招牌,我猜這個比賽最高等級應該是十顆星吧!連我家巷口那家老婆大人一直嫌棄的牛肉麵都打得贏它,還只要九十大洋而已。

不曉得都市人對「美食」的定義為何?還是他們習慣了速食這種東西,認為它不需要「味道」這項元素。但是,食物這種東西不需要味道的話,那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它呢?那廚師這種人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一直以為速食這種東西,指的是麥當勞和肯德基這類不需要高深複雜烹飪技巧的食物,但這幾天的體驗卻讓我覺得,漢堡和炸雞在都市裡也可以稱作為美食了,因為,至少可以刺激到人的味覺器官。除非,現在的都市飲食潮流是崇尚那種原始、樸實和自然無添加的感覺,可是,這又會讓人產生另一種疑惑,那食材的本味呢?該如何告訴孩子們胡蘿蔔吃起來是什麼味道?而又該如何形容吃芹菜的那種脆度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