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啟發意義的一本商管書籍,論述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如何運用「檢視分析法」來妥適規劃競爭的策略,殺出重圍,維持長期的優勢。
簡單來說,作者在勸說企業針對所有經營和競爭的難題時,應充分使用「檢視分析法」來及早發現問題,擬定對策。也可以用來對競爭對手作為行動的預測,或是對於產業環境發展的預測等等。
更重要的概念,要期許企業能將檢視分析的概念內化成組織文化的一部分,落實到各種行動或策略的規劃前置程序,亦即變成一種習慣。
具有啟發意義的一本商管書籍,論述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如何運用「檢視分析法」來妥適規劃競爭的策略,殺出重圍,維持長期的優勢。
簡單來說,作者在勸說企業針對所有經營和競爭的難題時,應充分使用「檢視分析法」來及早發現問題,擬定對策。也可以用來對競爭對手作為行動的預測,或是對於產業環境發展的預測等等。
更重要的概念,要期許企業能將檢視分析的概念內化成組織文化的一部分,落實到各種行動或策略的規劃前置程序,亦即變成一種習慣。
終於讀完馬歇爾.傑逢斯,哈佛經濟學家推理系列小說的第三本著作,一樣令人抱著驚奇卻也帶著些許失望的感覺。驚奇的是將經濟學原理應用在犯罪推理的情節中,讓人輕鬆理解經濟學理論在生活中的應用。而失望的仍是那欠缺嚴謹邏輯推理順序和詭譎懸疑的氛圍。
書裡對於犯罪手法的敘述比前面幾本更少,可供推敲兇嫌的線索也不多,讓人無法很順利的將劇中登場人物逐一過濾,而且人物的背影和性格描述更是簡略帶過,甚至是忽略不提,讓人根本無法預測在整個故事情節裡扮演的角色比重。
在看完了系列作品後,感覺作者似乎並未對劇中主角就推理過程的思考內容有所著墨,而這應該也是為什麼讀者一直無法憑藉自身的理解來預測兇嫌的身分,直到書末作者直接且毫無潤飾就公布的破案情節,難怪愈是讀到最後,那種失落感愈明顯。
這是一本談論批判性思考的著作。其實主題仍然是圍繞在認知心理學的主題打轉,但是作者的筆調卻沒有使用艱澀的理論在高談闊論,反而是以簡單平易近人的敘事手法,來說明知識學習的概念和方法。
對於知識學習的途徑,書裡介紹了海綿和淘金兩種方式。海綿法顧名思義即是如同海綿一般,對於知識廣泛的汲取,以求增加知識的廣度。然而,其囫圇吞棗式的學習方式,未明確辨別知識的需求和優劣為其詬病之處。
相對於海綿式學習法,淘金式的學習法就像是淘金一樣,必須想辦法把金子從礦物中分離出來;尤其是在面對似是而非的資訊要懷疑每一句話,懷疑這個想法背後有何種目的?它的理由以及它的結論……等,是種非常累人的思考方式。
這是繼上個月讀過作者《邊際謀殺》的推理小說後,同系列的第二本書,感覺上差異不大,只是這本書裡所用的經濟學原理比前一本來得多,而且幾乎是佔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
而敘述的方式,幾乎千篇一律都是採書中人物對話問答的方式為主,在第一本會覺得新奇,但在看過第二本之後,同樣的敘事手法已經沒有那種新鮮感,反而多了點沈悶的味道。
還有對故事的倒敘手法,完全摸不住作者的邏輯順序。一開始就交待主角面對的危機,但卻沒交待清楚,沒有那種想一股氣一探究竟的動機,所以只有第一晚一口氣讀了近五、六十頁,但還沒摸不著頭緒就睡覺去了,其他都是每天晚上睡前翻個十幾頁就想睡了。
而且,一直到最後一章近十項的內容才終於看出故事的大概面貌,可以說讀到這裡才有點像是在讀推理小說的味道,前面的部分幾乎都是在唸經濟學,比重相差懸殊。
另外,發現到作者在敘事時似乎不太注重邏輯順序的問題,這對作者具有深厚經濟學的背景似乎有點矛盾。和《邊際謀殺》一樣,一直要讀到最後作者交待出兇手是誰的時候,才能知道整個犯罪的情境。
結論還是一樣,當做經濟學的延伸閱讀,會覺得簡單、有趣;但是當做推理小說來讀的話,可能還是會落得失望的下場。
又到了星期五,看了一個上午的書,下午上班後心情開始變得煩悶,剩沒幾個小時就放假,想找點事做打發時間。一時興起,看了一些LOMO風格的照片,於是,就自己邊看網友的教學經驗,玩了幾張偽LOMO風的照片。
有個朋友看了我九月份寫的那篇[職場]退休後要做什麼?之後,寄了封mail給我,裡面有篇故事,是他從今年出版的一本新書上看到的,藉由那篇故事揶揄我的工作態度似乎愈來愈傾向消極了。
故事是這樣寫的……
作者出身哈佛醫學院,將執醫數十年來的經驗集結而成的作品。每一個章節都引述自身或者其同僚對於「誤診」的經驗,再進而推演醫師在看診過程中的思考方式和邏輯,從中歸納幾項常見的認知錯誤,並在每個章節末尾摘要提出對於病患和醫師的建議。
此書的讀者群應該是鎖定醫師和普羅大眾,因為凡是人都會生病,有了疾病自然就是尋求醫師的診治。古代有「望、聞、問、切」四法,進化到現代的問診方式,只不過拜科技發達所賜,多了一些儀器和藥物測試,提供醫者一些判定病症的參考罷了。
但是,「問診」則是不論古今中外皆然的診治過程階段,如何從正確的「問診」步驟,來作為判別參考的資訊,就是作者著書論述的旨趣所在了。作者利用案例提到了許多醫師診斷過程中的思考方式,也引述了認知心理學上的理論,誠實的指出了醫者常犯的認知錯誤,諸如定錨效應、情感效應、歸因謬誤、刻板印象……等等。
「彼得原理」指的是在一個層級分明的組織中,在原有職位上工作表現良好的人往往會被升遷到更高一級的職位,一但被升遷的員工學習成長太慢、或是沒有足夠的教育訓練、不能適應管理工作,就會對新任的職位無法勝任,最終組織的每個職位都有被不能勝任的員工佔據的傾向。
簡單來說,多數組織的菁英們,因為在原先的職位上表現傑出,繼而獲得拔擢得以晉升到高一階的職位,但不代表著他們對於這個高一階的職位能夠勝任愉快,一旦到了無法勝任的職位之後,就會永遠卡在那了。另一個層面的意義,可以解讀成組織裡的各種職位,最後都會由無法勝任者給佔著。
一般組織對於人才的徵選,均是以能力取向為主,也就是因為這個概念,上位者對於部屬的考評多半是以其目前職位的工作表現為主要的參考,鮮少人會注意到被考評人的基本條件以及未來的可塑性和發展。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大多數的主管多半以「晉升」作為部屬優異工作表現的激勵工具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