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4

[書摘]影響理性決策的錯覺—適應性效應

   一般人總是會覺得遇到好事情會讓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感到快樂,但事實上非並非如此。像是人們覺得升遷、加薪、買豪華的車子都會讓我們非常快樂,而且都會為此高興很長一段時間,但實際上,過沒多久就會很快產生適應性了。

   這就是典型的適應性效應表現,而「適應性」指的是人們對外界環境的刺激反應逐漸減弱的現象。適應性效應說的是人們常常低估了自己的適應能力,從而高估某些事情在一段時間之後對自己的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這種錯覺很容易影響人們做出理性的決策。像是一個人嚮往墾丁的夏天,可以自在的在沙灘享受陽光、慢跑、游泳……等,毅然決然地搬到墾丁去,等到如願以償之後,過沒多久,竟然發現自己在這裡沒有半個朋友,嚴格說起來,應該沒有是認識的熟人,可以分享快線的感覺,可以陪你吃飯、說話、聊天。本來以為搬到自己嚮往的地方生活後會感到開心,但事實卻是開心沒多久,卻受不了一個人的孤獨和寂寞。

   另外一種常見的例子,就是我們偶爾會低估自己適應不利環境的能力。像是當初高中畢業時,大學聯考上了國立大學,同時也考上了警察大學,自己本來對從事警察工作沒什麼興趣,但是在家人的期盼和現實上的考量,只好硬著頭皮遠赴他鄉。一開始的軍事訓練對自己沒抱持多大信心,但現在已是畢業十年官拜二線二星的中階警官。又如同當初被上級指派擔任派出所所長時,突如其來的消息所感受到的是震驚和惶恐,壓根沒心理準備,但也莫名其妙做了近二年三個地方的所長。

  這些都是當初始料未及的,其實,事後想起來,人的適應性是非常強韌的,而我們常常無法想像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有多大。又好像有時候很多人在失戀後會覺得痛不欲生,感到人生沒什麼希望了,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感覺就漸漸變淡,先前的痛苦感覺已不復存在,甚至又開始尋找另一段新的戀情。

   人們對物質性事物的適應性非常強,只是我們都忽略了這一點。通常我們以為改善了生活中的物質條件會帶來永久的快樂,其實並不然。像自己原來一個人住在三、四十坪的公寓,一個人生活自由自在,父母、家人偶爾過來同住也不會覺得擁擠。等到婚婚生子後,人口逐漸增多,開始計劃換個新房子,要有很大的空間,全新華麗的裝潢和舒適的傢俱。等到錢花了以後,一開始覺得自己很幸福,尤其是有朋友來家裡做客,對你美輪美奐的佈置大加讚賞的時候,多會對自己的選擇更加高興。但是,日子久了以後,感覺漸趨平淡,而當你想到要打掃六十幾坪的三樓半透天厝時,你可能就會開始覺得後悔為什麼當初房子買那麼大了……。

   但是,我們對於精神層面的事物,適應性就沒那麼強烈,而且腦海裡的記憶不是輕易間能夠消磨掉的。回想這一年間自己到過那些風景名勝遊玩,和哪些久未見面的故友相遇,腦海裡隨時能夠喚起當時的情景,甚至還能感受到當時的感覺,卻記不得自己買下名牌包或夢想已久的衣服時的歡樂。

   按照這種邏輯,應該要意識到自己對物質性事物的適應性,短暫的快樂只會讓你的荷包縮水,與其同樣都是花錢,寧可把錢多花在和精神相關的事物上,把那種快樂愉悅的感覺能夠長久的留在腦海裡。就像是如果突然中了100萬的樂透彩獎金,與其拿來買部高級的名貴轎車,還倒不知帶著老婆四處旅行,週遊列國去來得有意義些。

※本文參考自奚愷元著,2006,《別當正常的傻瓜:教你如何明智做決策》,初版,台北市:久石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