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7

[公共治理]解題!!

  因為有人反應這次期中考的考試出題令人出乎意料,不知從何下筆,特地看了一下考題,但並未如所說的這麼難以提筆,試著簡單的論述方式解題,讓學生們瞭解此類題型的應答方式和寫法。
一、闡述多元論眼中公共事務運作的過程並依己見評價其可能產生的問題。
答:
(一)以多元論之觀點,公共事務的運作其重心主要在於利益團體之間彼此的角力,並以最終的結果來影響政府機關作為(或不作為)政策制定的因素,其運作的過程簡述如下:
  1.個人基於「相同的利益」結合而成利益團體。
  2.每個利益團體都代表不同的利益取向,採取各種方式(如遊說、施壓等)來影響政府機關的決策,而過程中可能採取彼此結盟或是競爭的形勢。
  3.政府機關針對利益團體提出的訴求作出回應,也就是接受或是拒絕其訴求,並形成政策或者是予以反制。
(二)而對於多元論觀點中公共事務的運作過程,亦有論者提出批評,大致有以下幾點:
  1.主要是對一些較小社區的權力結構做研究,但並不能擴展到全國的重要決策上,畢竟控制國家重大決策的人是固定的菁英階層。而非可以互相制衡的利益團體。
2.由於利益團體對於公共事務的過度影響,使得公共政策較易傾向於有勢力的利益團體,而有可能漠視社會上的弱勢族群,以致喪失社會正義。

二、請簡單比較公共選擇與社群論二者對警民關係的看法上可能存在哪些差異。
答:
  公共選擇理論以「經濟人」強調理性與自利的人性觀點來看待公共治理中的各種現象與議題,認為政府應將部分的職能釋放給民間來負責及承擔,經由市場競爭的機制來重新建立政府與民間的關係,以達到改進政府管理及提升政府的管理效能。
而社群論者將「社群」視為個體為了生存的目的,而採取合作行為所形成群體的概念,而社群的治理者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要處理及解決社群成員的共同利益及問題。對社群成員而言,社群是一種命運共同體的集合,必須針對問題採取合作的方式共同來參與,並設法謀求解決之道。
  如以「警民關係」之例來論述兩者之間的差異,主要有以下幾點看法:
1.公共選擇理論認為政府應將部分職能釋放予民間來執行,是基於對等的角度,由民間來執行政府原本應該做的事務,並藉此來提升政府效能;但社群論者卻認為政府只是為了處理社群成員共同利益存在的機制,而且有責任解決社群成員的問題及困境。
2.公共選擇理論將社會利益視作是個人利益的競逐;但社群論的基本假定卻認為人是因為生存的目的而彼此結合成社群,因此,社群成員彼此之間存在有「共同的利益」。
3.公共選擇強調官僚為了追求自身效用極大化易形成犬儒主義;但社群論者強調官僚(即社群的治理者)有責任解決社群成員的問題,並對其角色及職責賦予道德上的要求。
4.公共選擇理論過度的重視市場的競爭機制,將導致弱勢團體利益的相對漠視;而社群論者認為舉凡社群成員的共同問題應可向社群尋求援助解決,亦即弱勢團體的利益亦不容忽視。
三、你認為警察應該扮演「多元論」、「公共選擇論」、「知識精英觀點」還是「社群論」眼中的公共官僚,請試申論己見。
答:
   在社群論觀點下,公共官僚不再只是與民眾分離的概念,而是與民眾結合成命運共同體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此概念下,公共官僚主要扮演著「政策知識的分享者」與「共享政策過程的夥伴」兩種角色。前者主張民眾在社群中應積極參與公共事務,而身為知識精英的公共官僚應該與民眾針對公共議題積極互動,並視作社群的一分子主動將能夠理解的政策專業知識與民眾分享,並進而引領民眾實質地參與政策過程。後者則主張公共官僚與民眾同屬社群之成員,在政策過程中應是共享的夥伴關係,在程序上應導廣泛的公共參與,使民眾都能有機會介入政策的制定與執行。
   近來我國警察政策的發展型態著重於「社區警政」的發展,而主要的重心即在於警察應深入社區瞭解民眾對於治安的需求,即時提供具體的回應措施,此即與社群概念不謀而合。
    從基本的社區範圍視作社群的集合,警察人員亦是此一社群的成員。針對社區的治安問題應主動與社區民眾展開互動與對話,探求社區民眾對於治安及警察工作的需求,並利用如「社區治安會議」等具體的方式帶領民眾主動參與,利用理性的公共對話過程凝聚共識,共同謀求可行的解決對策並共同執行,此與社群論的精神和論點不謀而合。
四、你認為身為民眾付託之公共官僚,警察應具備何種理念及扮演的角色,請依己見闡述之。
答:請自行參閱課本頁143~15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