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7

[公共治理]自我實現的預示?

  自我實現的預示(self-fulfilling prophecy),乍看之下摸不清涵意的字詞,但原文卻又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查詢了一下,原來就是心理學中常見的名詞「自驗預言」。感覺有點奇怪,為何同樣一個字拿到不同的學科裡,就會不同的翻譯,一時之間還猜不出來所要表達的意思。

  所謂的自驗預言就是:「一個人對自己(或別人對自己)的預期,將會在往後的行為結果中應驗,自己的作為將驗證自己的預言。」簡單來講,也就是說:「你原本預期的是什麼,結果就會受到你的預期影響而成真。」最早是由社會學家Rober Merton(1948)提出,而其當初主要是用來解釋經濟不景氣時銀行的運作現象。其後亦為管理學引用,或稱作「畢馬龍效應」。

  自驗預言主要是針對自己對自己的預言(不然每件事都能美夢成真,大家都跑去簽樂透彩就好了),例如在教學成效的研究上發現,如果學生相信自己是優秀的,那麼從學習中獲得的樂趣與成績通常也會比那些自認駑鈍的來得高;而像焦慮症、心身症等精神官能性異常,其症狀也經常是預期性焦慮的結果,例如一個社交恐懼的個案之所以無法面對陌生人,有很大部份的原因是出在他預期別人會對他有不好的評價。

   為何自我的預期會導致結果的呈現?說穿了,就是「預期會影響到動機」。假設自己預期上級交待工作和任務能夠輕鬆完成,自然就會形成信心,處理事情也就得心應手,工作的情境全由自己主導,而且也有強烈的動機想要去完成。假設一開始就抱持著難以完成的想法,自然也就會降低工作的意願,連帶影響努力的積極度,自然就不會有好的結果產生。

    一般來說,自驗預言主要有三個步驟:
1.知覺者對某人(或某事)已有先入為主的印象(例如老闆覺得這個部屬很優秀)。
2.根據這個預期的印象對某人(或某事)採取行動(例如老闆交待工作並予鼓勵)。
3.當事者(即上述的某人或某事)就會對知覺者的行為做出反應,讓其認為這個行為(或結果)是符合其所預期的(例如順利完成工作)。
在這過程之中,雙方都不知道此一運作的歷程,而知覺者根本沒有察覺到自己有先入為主的預期印象,而且也不知道這個預期的印象,會影響到另一個人的行為,他們會錯認為是當事人本身的因素(即部屬本來就很優秀),並不曉得其實部屬只是為了回應老闆的期待而已。

   但如果依據此一說法,那身為主管者只要對其部屬或幹部預期有良好的表現,就能獲致良好的成果,也未免太簡單了,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因為主管們必須注意到,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庸才再怎麼期望他有優越的表現也是枉然,必須花心思培育、磨練才是正途,光是無想的是無濟於事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